记得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娥美貌妻.......
这首诗里的“衣”和“食”,包括“娶妻”,无论是低层次需求还是生理需求都离不开“钱”。
现实生活中,很少听到有人能像马云那样对着整个世界,理直气壮地说:我不在乎钱。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的钱是不够花的,还有人认为活着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为了钱,有了钱才有安全感,才有自信。
对于孩子来说,怎么看待“钱”、使用“钱”,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在这方面,父母身教的潜移默化和对孩子的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现在的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担心孩子因为给孩子钱太少,孩子因受制于钱而出现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手里钱太多,因花钱太容易养成好逸恶劳、肆意挥霍的恶习。
这种矛盾心理,最终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中,表现出来的是父母经常因为“钱”与孩子发生矛盾,但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却无所适从。
通常情况下,父母与孩子发生矛盾的“钱”一般有三种:压岁钱、生日礼钱和零花钱。
一
零花钱
就是用来花的
首先,我们来聊一下零花钱。
正常情况下,孩子的衣食住行和正当的开支,父母都会毫不犹豫的给予满足,那零花钱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零花钱,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花”的,我所定义的“零花钱”,就是孩子可以用来买一些属于“灰色地带”的东西的钱。
什么属于“灰色地带”的东西呢?
那就是父母认为可买可不买的、或者不太同意买的,而孩子觉得特别想要买的东西。也许是吃的,如:辣条之类;也许是书籍,如:动漫、玄幻小说等。
其实,很多父母是不给孩子零花钱的,他们觉得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故而没有必要专门给他零花钱。
这个想法是有问题的。
零花钱的作用,其实除购买“灰色地带”的东西以外,更重要的是锻炼孩子的对钱的管理能力。
比如,孩子想买一个特别喜欢的东西,但是手里的钱不够,他就会学习通过省钱、攒钱实现自己的愿望,当这个向往已久的愿望实现时,孩子会特别有成就感。
最重要的是,孩子因此学会了自己管钱,如果孩子买任何东西都要征求父母的同意,事事向父母那里要钱,孩子不仅对钱会没有概念,而且还会形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性。
还有很多家长,虽然给了孩子零花钱,但是,他们往往鼓励孩子把零花钱攒下来、存起来,觉得这样做,孩子就可以因此学会攒钱,不乱花钱。
这个做法更加不妥,我在前面谈到,零花钱是用来花的,而不是用来攒和存的。
为什么?因为孩子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家长给孩子零花钱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正确花钱和管理钱。如果孩子把零花钱都存起来,结果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我认识一个小姑娘,有一天,跟同伴们出去玩,看到一个特别喜欢的布娃娃,非常想买,同伴们也支持她买。
谁知道,她却说:不急,等我想办法从我妈妈那里弄到钱再说吧?
同伴很惊讶,问她:你手上不是有很多零花钱吗?你刚才还说自己攒了好几千呢,为什么不买呢?
小姑娘说:我的零花钱都攒起来了,那可是我的钱啊,我才舍不得花呢,我今年的目标是攒足1万。
孩子“只攒不花”造成的后果必然是越来越自私,最终成为一个守财奴。他们会觉得自己的零花钱就是自己的,只有从父母那里要到的钱才是能花的钱,这其实已经与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所以,我支持家长可以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根据自己家里的经济条件,适当给孩子零花钱。
二
压岁钱、生日礼
不应该给孩子的钱
经常听到一些父母在朋友或同事跟前谈及到自己孩子有多少多少压岁钱而感到骄傲,也听到一些孩子在学校炫耀,自己有几万乃至十几万甚至是更多的压岁钱,以此赢得大家的羡慕,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自此攀比心越来越强,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压岁钱还是生日礼钱,其实是父母们在平日生活中礼尚往来的“回礼”,还有的是父母因身居要职所获得的“灰色收入”。
很多家长觉得钱既然是给孩子的,就应该把这部分钱交给孩子自己。
他们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欲望,自己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亏欠孩子太多,只能从经济上来弥补,所以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想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还有的父母小时候家庭条件比较差,自己当时特别羡慕条件好的同学吃穿不愁,那样的感觉非常糟糕,等为人父母之后,生怕孩子也有这种痛苦感受,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
所以,既然是“压岁钱”、“生日礼”,就应该交给孩子自己。
而我认为,既然这些钱都是父母礼尚往来的“回礼”或非法所得,既然这些钱给孩子带来的只是强烈的虚荣心和无休止的攀比,我个人建议,这些钱是不应该给孩子的。
有一个17岁的男孩,他的手机通信录里基本上都是董事长、总经理一类的人物。他经常跟我说,他和这些人的关系特别的“铁’,他们也特别够意思,无论是什么事情,只要提出请他们帮忙,他们都会有求必应,去帮他搞定。至于压岁钱和生日礼,就更不用说了。
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几岁、十几岁的孩子不用付出就能很轻松的拥有几万或十几万块钱,那么,这个孩子对钱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态度呢?
很多家庭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孩子因为要买东西遭到了父母的反对,这时,孩子往往会理直气壮地对父母说:你不给我买,那我就用我的压岁钱买,那是我的钱,我想干嘛就干嘛,你管不着。
这是一个孩子最正常的反应。不劳而获就能得到往往不会被珍惜。
我们都知道太容易得到,就不会珍惜,也就更容易挥霍。孩子会认为别人送给他的“礼”理所当然就是他应该得到的。而且会以此为荣,相互攀比,攀比心会越来越重,虚荣心也会越来越强。长此以往,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再从父母那里搞到钱来满足自己虚荣心。并且他不会感恩父母,如果父母没有满足他的要求,还会憎恨父母。
这样的孩子是没有进取心的,因为奋斗很艰辛,能够轻易得到为何要那么辛苦呢?于是他们养成了一个逃避的坏习惯,“吃饱了不饿”就是这个道理。
我主张,孩子在精神上要富养,经济上要穷养。如果一开始父母给孩子的条件太过优越,孩子一旦失去了父母的庇护,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离开了温室,是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父母教给孩子挣钱的本领远远胜过给他太多的钱,因为努力的过程才是最快乐的,是最有成就感的。
这也是很多企业家宁愿将自己财产捐出来,也不留给子孙的原因。
记得林则徐说过这样一句话:子孙若如我,要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