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格言:从小替孩子做得越多,孩子长大后的行动力就会越差,从小替孩子想得越多,孩子成年后的生活能力就会越糟糕。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养了一只鹦鹉,养了许久,突然有一天,鹦鹉逃出笼子,飞到林子中去了,本来,鸟儿飞到大自然当中去,对鸟儿来说,是件好事,鸟归森林是一个自然现象,因为他回到了自己的世界,他可以自由的翱翔了,但是没想到的是,几天后,就有人在森林里发现了这只鹦鹉的尸体。最重要的是,鹦鹉居然是被饿死的。一只小鸟居然能饿死在森林里面,这件事情值得人深思。
绝大多数孩子都有这只鹦鹉的想法,长大后要离开父母的束缚,离开父母的控制,回归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真实世界里,去展示自己的才能,像雄鹰一样,展翅飞翔。
然而,这种离开只是为了逃离父母的束缚而离开,只是单纯的为了离开而离开,这样离开后的世界不一定真实。
父母呢?同样也有这个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披荆斩棘,做一只真正的雄鹰。
但是,父母并不知道,一只在自己过度呵护下的小鹰是永远做不了雄鹰,一颗在温室里的小苗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
无论是家长或是孩子都应该明白鹦鹉为何会饿死的森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孩子在能够自由的飞翔前,必须有飞翔(觅食)的能力,如果孩子没有这个能力,就相当于当把鹰举得高高的,希望他能飞起来的时候,结果是重重的摔在地下。期望值越高,就会举得越高,最终会摔得更惨。
彭氏格言:用父母的人生经验来判断,只要前面不是火坑,就支持孩子去尝试。
现实中,很多家长都不希望看到自己孩子摔倒在地下,那样是很痛苦的,虽伤在孩子身上,但却痛在父母心里,家长们不愿意看到孩子将来出现任何问题,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够一帆风顺。
彭氏格言:用父母的人生经验来判断,只要前面不是火坑,就支持孩子去尝试。
现实中,很多家长都不希望看到自己孩子摔倒在地下,那样是很痛苦的,虽伤在孩子身上,但却痛在父母心里,家长们不愿意看到孩子将来出现任何问题,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够一帆风顺。
既想让孩子成为风筝一样能够展翅高飞,又不想孩子会飞偏,于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去防范于未然,防微杜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亲力亲为,事事包办。孩子做任何事情都父母都会事先给出结果,给出所谓的“可行性建议”,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自以为是的觉得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我常说,防范于未然,不适合于孩子,只适合于成年人。因为孩子需要成长,需要经验,他需要这个过程,他需要试错,如果把孩子紧紧的抱在怀里,等到有一天想去放飞他的时候,突然发现,孩子飞不起来了,结果肯定是重重的摔在地下。
明知这个事情的结果会错,只要不离谱,孩子想做,就支持孩子去做,支持他试错。
父母不愿意看到自己孩子走冤枉路,这个想法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也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要长大,他需要成长,我们必须明白“成长过程”这四个字的含义,成长是有一个过程的,成长它需要这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替代的,不可跨越,否则,孩子的心理就会出现缺失。
我讲一个小故事,是我的亲身感受。我记得我儿子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组装电动飞机和电动汽车,但是,那个时候的我因为不懂孩子,也因为家庭条件一般,感觉组装飞机和汽车也很花钱,就一直舍不得给孩子买零部件,孩子也很懂事,很多时候也只是随口一说,不会缠着我要,最后,随着孩子慢慢长大, 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我也再没有放在心上。
孩子十六岁的那年,有一天跟妈妈聊起来,妈妈问孩子,将来长大了想做什么,孩子说长大了要挣很多很多钱,妈妈说:要那么多钱干嘛?孩子说,挣钱了,我一定要组装好多好多电动飞机和电动汽车,我想组装多大的就组装多大的。当我得到这个消息时,内心特别自责,我知道,我可能已经犯了一个无法原谅自己的错误,我赶紧跟儿子说:儿子,你帮我组装一个电动飞机吧?儿子很聪明,知道我的意思,说 道:算了吧,我都多大了,让人知道我这么大还在玩小孩玩的东西,还不被人笑死,我不要那个东西了。
孩子轻描淡写的把这件事情就这样处理了,但是,我知道,我错了,我错的超级离谱,我的自以为是给孩子带来了这辈子无法弥补的缺失,因为,我知道一旦缺失形成,再怎么也弥补不了,我相信,我们很多家长都有过类似的感受,小的时候,想吃一个自己特别想吃的东西,想买一个自己特别想买的物品,想做一件自己特别想做的事情,最终,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实现,长大后,虽然当初那些留下的遗憾也许都实 现了,但是,就是感觉有点不对劲,这个不对劲是说不清楚的,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这种感觉就是缺失的一种。
这就是过程的一种,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孩子的成长同样需要这个过程,这个过程不可包办,不可省略,无论是成功地过程还是失败的过程,对孩子而言,都是成长。
彭氏格言:父母要支持孩子勇敢的尝试,不管结果是对、是错、是成功还是失败,孩子最终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彭氏格言:父母要支持孩子勇敢的尝试,不管结果是对、是错、是成功还是失败,孩子最终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同样,孩子也需要一个犯错的过程,这就是试错,为了不让错误的代价无法估量,那么就要以最小的成本来完成这个试错的过程。
什么时候试错的成本最小呢?大家可以设想一下,比如:是支持孩子5岁的时候试错呢还是10岁开始?是15岁开始呢还是20才让孩子开始?或是说干脆等到孩子大学毕业以后才开始?那个年龄段是错的代价小?(语句简练)两害相权取其轻。经过我这么一分析,我相信,所有家长都认同,孩子越小试错的成本越小,代价越小。
如:父母想让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好,能够每次把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用言语准确的描述出来,还能让听者听到的、理会到的就是孩子想表达的内容。
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或是创造一切条件让孩子有说话的机会,在孩子说话的过程中要做到关注、倾听、认同加肯定相结合,不能在孩子一说话就打断孩子讲话,批评他这话是否该说,评价这话是否正确。
要的是鼓励孩子多说,虽然说,言多必有所失,说得越多肯定错得就越多,但是,失败是成功之母,错的多,孩子就有错的经验,就有了纠错的能力,这样,既提升了孩子的言语组织能力,也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父母应该明白,人生的路,有平坦,有坎坷,有笔直,有曲折,人生也没有白走的路,更没有白吃的苦,跨出的每一步,流出的每一滴汗,其实都是未来的基石和铺垫。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放手吧,给孩子成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