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7621430
首页 咨询项目 关于我们 神光文集 经典案例 咨询专家
手机版本

上海心理咨询

咨询解答| 公益讲座 机构分部| 招聘专区
021-37621430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少年咨询中心 > 经典案例 >

青少年案例经典(厌学)

时间:2013-07-16 15:36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一例初中生严重心理问题导致厌学的案例报告
 
 
摘要:初中二年级学生刘某,在与真正的好朋友因对方原因产生矛盾后被其误伤又被传染水痘歇病假两周成绩下降后,因经常周身不适、浑身无力、气喘虚汗三个月余,失眠,近半月不愿上学,经多科室就诊检查不出原因而辗转就诊心理科。心理咨询师经过收集刘某的基本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测验,与刘某及其父母商定了阶段性的咨询目标,咨询师主要运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帮助刘某了解成长中的问题和遇到的挫折,用认知疗法帮助刘某调整认知观念,使其了解清楚自己的问题后重新树立了信心,调整了与朋友的关系,可以面对病假后不利的学习情况,消除了对学校的回避,咨询效果明显。
 
一、一般资料
    刘某,男,14岁,初二学生,与父母同住。父亲为烟厂职工工作繁忙,母亲下岗在家料理家务,经详细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二、个人成长史
 
    独生子,足月顺产,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8个月会说话,l岁会走路,3岁上幼儿园,小学开始学习国际象棋,各方面成绩突出,深得长辈老师喜欢。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又能帮助其他同学,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并成为班里的小干部,各方面表现都好。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6岁以前父母同爷爷奶奶一起住,父亲工作忙,在一起的时间少, 6岁以后跟父母同住,父母关系好,对刘某要求不高。从小活泼外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得尽善尽美。
 
三、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因“周身不适、浑身无力、气喘虚汗三个月余,近来失眠,不想上学”而就诊。 
    个人陈述:诉在三个多月前的一次课间和真正的好友因其不讲理发生争执被误打到鼻子出血,心中害怕,很难过。之后因被传染水痘,父亲疏忽,就医晚了,致使病情不能像早治那样好的快,休病假两星期之久,落了很多课,病假后一直身体不好,考试从十几名一下退到三十多名,学习压力很大,记忆力理解力都不如从前,总睡不好觉,经常周身不适、浑身无力、气喘虚汗,在父母陪同下多次就医,各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最近只要提起与上学有关的事就很不舒服,感觉气不够用,浑身无力、气喘虚汗,如果不提上学的事,则一切如常。已在家休息一个星期,一个人在家时心情不好,常为一些小事跟父母发脾气,学习效率也低。渴望能够早日恢复之前的良好状态,把学习赶上去,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他。
 
四、观察和他人反映 
 
    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欠清晰,情绪激动,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合作,表情痛苦焦虑,自述身体不适,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求助要求。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很积极,但在谈到学习的事情时,情绪明显烦恼和焦虑。妈妈反映:刘某从小活泼外向,认识的人都很喜欢他,但自尊心比较强,很注重学习成绩。自从病愈成绩退步很多后,一提起上学就不高兴,身体不舒服。能在家学习,跟亲友交往正常。
 
五、心理测试结果与分析 
 
    选择测试为SCL-90。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 
   躯体化2.75,强迫症状1.60,人际敏感1.56,抑郁2.46,焦虑2.90,敌对1.83,恐怖1.57,偏执1.33,精神病性2.40,其他2.86;总分204;阳性项目数55个。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其它项目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
 
六、评估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评估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焦虑抑郁状态,有躯体化表现。 
   评估依据:(1)内心体验痛苦且复杂、持续有三个多月的时间;(2)对焦虑的源头—学校有回避行为,一星期未上学,社会功能轻度受损;(3)自己知道应在学习上努力追赶,但无法控制自己的状态,因为一点小事也经常和父母发脾气,反应对象被泛化;(4)焦虑发作时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一想到上学就会出现焦虑,感觉气不够用,浑身无力、气喘虚汗等不适症状;(5)有自知力,能够主动求医。智能完整,能够在家学习。 
 
   2、鉴别诊断[3]: 
   (1)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刘某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缉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 
   (2)与抑郁症相鉴别:刘某虽有情绪低落,但不是主要症状,也没有兴趣缺乏、自罪自责、自杀意念等,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3)与焦虑症:焦虑症和恐怖症都以焦虑为核心症状,但两者不同。形成恐怖症的焦虑是由特定的物体或处境引起的,为了减轻焦虑有回避行为。焦虑症的焦虑是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 
   与神经症(2)、(3)相区分还因为:刘某的心理冲突是现实性的,刺激表现为常形,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下。
 
七、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1)求助者14岁,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孩,自尊心比较强,好强,心灵容易受到伤害,且内容容易泛化。(2)医院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 
    2、社会原因:(1)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赞赏,各方面成绩突出,形成了我是真正完美的形象,有落后这样的事不应出现在我身上的看法。(2)经历了对刘某来说挫折较大的负性生活事件,自信心严重受挫。 
    3、心理原因:(1)个性因素: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2)错误观念:自己不可以排在落后的名次,落后不能发生在自己身上。(3)对现实问题的错误认知:自己真的很听话人又好,那些事(被同学误伤之后被传染,因父亲疏忽致使病情延误,病愈后又一直身体不好)根本是别人的错,不应该发生在自己身上,很倒霉,不公平,如果这么努力还出这样的事、这样的结果,害怕这样的话再怎么努力都没用。(4)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自己对真正真正的朋友一直那么好,却被他打伤;真正次排到那么落后的名次,比好多“坏同学”还差。
 
八、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4]
 
    1、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帮助刘某正确认识、接受遇到的挫折,消除他对上学的焦虑。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放松技术或积极的自我对话,以降低焦虑水平,改变其完美主义的认知模式;增强其自信心。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2、咨询方案 
    咨询过程分三个阶段:真正阶段是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第二阶段是咨询阶段,首先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适应不合理的认知;其次改变其对上学的回避行为,第三阶段是巩固与结束阶段,使求助者把在咨询中学到的东西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咨询方法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以求助者中心疗法为主,认知行为疗法为辅。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回避上学,内在却是由于无法接受发生的挫折事件及其结果和完美主义倾向等因素造成的。考虑到求助者性格较成熟稳定,对事情和自己的感受都有清晰明确的看法,思维条理清楚,自我功能较同龄人完善,接触主动,诉难过是觉得没人理解自己,很想倾诉。另外,求助者目前的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比较适于采用如上咨询方法。 
 
   (2)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将己书面打印的双方权利和义务,交刘某及其监护人一份,告知求助者若有疑问,可随时提出。刘某及其监护人的权利、义务大概内容有:个人意愿选择、更换咨询师;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协商原则、保密原则;遵守合约等。咨询师的权利、义务大概内容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平等友好;反歧视原则;心理咨询工作的局限性;协商一致;避免双重关系;转介;保密原则等。 
 
   (3)咨询时间和费用 
   安排: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共6次。收费每50分钟l00元人民币,由医院收费处收取。
 
九、咨询过程
 
    1、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 
 
    真正次和第二次咨询:本次目的:收集资料,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
方法:在咨询开始时,充分尊重刘某,用开放性问题收集刘某的详细资料;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让刘某尽情倾诉,与他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并完成心理测验。 
    第二次咨询反馈:刘某说以前学习都给自己定目标的,听了咨询师的建议,改变了学习方法,不给自己定目标了,也尝试着先不注意成绩的问题了,只要每天有认真学习,其它的都不管那么多了,感觉轻松了很多,糟糕的状况缓和一些了,但还是紧张,晚上入睡难。
 
2、咨询阶段 
 
   (1)分析问题 
   经刘某向咨询师尽情倾诉后,咨询师看到问题除了自我压力带给其在学习中焦虑的恶性循环引起无力感致自信心受挫之外,主要在刘某和真正好友的关系,并反馈给刘某使其可以好好思考体会问题所在以便下次讨论,建议刘某尝试调整学习的心态和方法。 
   第三次咨询:本次目的:①加深咨询关系。②认识其不合理的认知。③再现事件,找出当被好友误伤时的内心想法及身体、情绪的变化情况,越细越好。④找出自己的十个优点,写在纸上,每天大声朗读5遍。
第三次咨询反馈:刘某说经过思考可以理解好友的行为,说好友成绩本来就不好不久前又喜欢和问题学生一起玩,已经变坏了,虽然自己已经很帮他了,但他这个样子,实在不能再陷进去再把自己也带坏了。好友那样做是没好后果的,自己已经不能再做什么了,觉得可以原谅他,每天见面了心里也轻松了,不像以前那么尴尬。说找出自己的十个优点有些很困难,有的是问同学后得知的,大声朗读5遍后感觉挺好的,发现“原来我有这么多好的地方”。 
 
   (2)调节的实施 
   第四次咨询:本次目的:①打破完美主义倾向,建立积极认知。②学会放松。方法:会谈、认知重建法、行为放松训练、积极自我暗示。 
   认知重建:帮刘某识别造成回避上学的上述消极思维,识别紧随消极思维之后的问题行为,帮助其制止这些消极思维,并建立理想的或积极的思维。如“我也是一个普通人,有优点也有缺点”、“即使我没有很好的成绩,父母、老师和同学也不会看不起我的,起码我有擅长的事”、“我相信我能行”等。
行为放松训练:在咨询师的指导下练习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如:坐在椅子上,按手臂、头部、躯干、腿部的顺序,先紧张,后放松的方法,通过了解紧张与放松的不同,最终体会全身放松的状态。无论何时,当出现紧张状态时,都去想放松,通过肌肉的行为放松从而达到心理放松。 
   布置家庭作业:①继续大声朗诵优点并积极体会;回去后按照咨询师所教放松方法,每天训练1-2次,以达到2-3分钟内迅速放松全身的目的。 
   第四次咨询反馈:刘某说状态又好了许多,也不给自己什么包袱了,尤其是晚上睡觉能睡好了,很开心,希望能尽快恢复到从前的状态。 
   第五次咨询:本次目的:①巩固认知重建结果。方法:会谈。
 
3、巩固与结束阶段 
    第六次咨询:施测SCL-90,并与咨询前对照。对前面的咨询过程进行总结,请刘某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总结整个咨询过程中刘某的成长。
 
十、咨询效果评估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1)求助者症状的改善:不会经常闹不舒服、无力虚汗、气喘失眠,不回避上学了。(2)爸爸妈妈的评价:差不多恢复到以前那么开朗了。(3)他人评估:老师同学反映,刘某能够进行正常的师生及同学之间的交往。(4)调节后心理测验的结果①SCL-90:躯体化l.90,强迫症状1.60,人际敏感1.32,抑郁1.90,焦虑2.0,敌对1.40,恐怖1.47,偏执1.30,精神病性1.80,其他1.70;总分149;阳性项目数41个,除焦虑外,其它各因子分在常模范围。(5)咨询师的评估: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己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帮助刘某重新正确认识、接受了遇到的挫折,解决了其和好友间的关系问题,消除了刘某对学校的回避,改变了其完美主义的认知模式,恢复了自信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咨询过程较完整、有条理。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刘某及父母说为了以后能够较好地与老师同学交流,提出还需要继续进行长期的心理咨询,与咨询师共同商讨了中长期的咨询方案。咨询的方法仍以人本主义心理咨询为主,认知疗法配合,提高求助者对自我的认识水平,发掘个人潜能,逐步通过对人格的完善,以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括。
 
十一、总结 
    在本案例中,咨询员与刘某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全面地掌握了刘某的情况,取得了刘某及其父母的信任。因此在咨询中得到刘某及其父母很好的配合。刘某的智力水平以及悟性也是咨询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咨询员针对求助者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以及具体情况,在咨询过程中应用认知疗法协助刘某调整认识观念,从而改变了刘某的负性情绪。并采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帮助刘某接受并解决了成长中的同学关系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