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发现一些特别“胆小”的人,如不敢从高处往下看、不敢去人流量大的地方、不敢在公开场合发言、不敢和陌生人讲话、不敢一个人单独呆在房间,就连晚上睡觉时也不敢熄灯,这些在常人看来,都是“胆小”的表现,我们也不否认,但仅仅只是“胆小”吗 ?
心理专家通过分析这些行为后,发现在“胆小”的背后还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恐惧症。那么,如何来区分“胆小”和“恐惧症”呢?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恐惧症”的基本情况:在恐惧症的临床症状表现上具体表现为对某种具体的刺激情境的恐惧,而且恐惧程度与现实的刺激情境严重不符,有时还会伴发急性焦虑症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惊恐发作障碍,在恐惧症类型上可以分为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和特殊恐惧症三类,其形成原因既与先天的一些遗传生理因素有关,更与后天成长经历中所遭遇的一些应激性生活事件有关,随不至于在事件之后马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但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心理干预,任其自由发展,在青春期前后受到某些诱发事件的影响最终导致恐惧症的发生,从这点意义上来讲,恐惧症与胆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简单地来讲,恐惧症有一个产生、发展的演变过程,而胆小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质,有些是与生俱来的,与是否发生应激性事件关系不大,但如果本生天性大小,再发生一些应激性事件后,当然更容易引发恐惧症。
因此,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在临床诊断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