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类心理现象,而且会波及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各类人群,从学龄前儿童到年逾古稀的老人都有可能成为失眠的群体,只是在失眠的原因、失眠症状持续的时间以及对当事人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上存在差异而已,通常情况下,这其中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心理专家结合临床心理咨询实践,为我们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疾病因素:当个体陷入疾病因素的困扰时会表现出更多的失眠状态,这多疾病所致的生理与心理反应有关,但疾病痊愈后这类失眠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2、情绪因素:当个体处于较为严重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也容易出现失眠,如学习紧张、家庭变故、亲人亡故、事业受挫等,这些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负性生活事件。
3、睡眠环境的改变:如当一个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要还是尝试过集体生活时,这种睡眠环境的改变必要会导致失眠现象的发生,还有如乔迁新居、出差在外时都可能出现失眠现象,但这类因睡眠环境改变而出现的失眠现象多会随着对环境的适应而自然消失,不会对心理产生太多负面的影响。
4、某些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如有的人习惯在睡前喝茶、咖啡、牛奶等,这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提升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从而导致神经活动亢奋,难以进入睡眠状态,所以,除非有特殊需要,一般在睡觉前不宜饮用这类易导致神经系统亢奋性的物质。
当然,上述几类因素都只是影响失眠的外部因素,事实上除了这些外部刺激因素会对失眠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外,还有某些内在的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如过度思虑、追求完美、在意他人评价等人格特质也可能成为影响失眠的重要心理因素。